從法律擬制到經濟現實_彼得杜拉克

各項活動應歸屬何處?

愈來愈多經濟流程仰賴以聯盟、合資和外包為基礎的結構。以策略 (而非所有權和控制) 為基礎的結構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的成長模式。這些合作結構的管理者應該視企業策略、產品規劃以及產品成本為一經濟整體,以進行組織和管理。

以某家頂尖的消費品全球製造商為例,它原本認為自有製造活動愈多愈好,現在他們會問 : 「各項活動應歸屬何處? 」所以,他們決定將產品完工階段的生產活動安排在一百八十個國家,以貼近消費者。不過,他們只在幾個地區設置主要生產廠區,譬如,愛爾蘭的大型工廠負責供應整個歐洲和非洲。該公司把主要生產廠區內部化,以進行品質控制,但是把最後的組裝工作外包。他們著眼於整個價值鏈,據以部署各項活動的去處。

思考與實踐:想想你自己的工作。有沒有人可以用更低的價格做得更好? 如果是,那你得多讀書、多研究、多和人們交談,以擬定一套新技能學習計劃,在食物鏈裡力爭上游。

〔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21st Century, Peter F. Drucker, 1999〕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